浅谈口译(同传篇)(在线收听) |
口译按大类可分为同声传译(又称同步翻译会议翻译,简称同传)和交替翻译(又称连续翻译,简称交传)。 同传,顾名思义,即基本同步地实现对讲话者发言的口译,多用于国际会议专业研讨会等场合。鉴于同传有一定的技巧性要求,专门的培训和大量的练习都不可或缺。
目前的各类培训项目中,中国政府和欧洲委员会的合作项目就其历史和所训学员人数而言是影响较大的一个。该项目时间为5个月,从翻译技术上讲,整个培训分为记忆练习笔记介绍交替(连续)翻译和同声(会议)翻译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老师(欧盟的职业同传译员)要求学员在不作笔记的情况下,集中全力于分析和领会所听内容,然后口译成文,旨在训练记忆。选材上由逻辑性较强以一二三贯穿全文的篇目到以内在联系为主整体感鲜明的段落,循序渐进。第二阶段,老师们讲解了为什么记笔记(提示难点,突出逻辑),记什么(时态关联词数字等),怎么记(尽量用目标语言加符号)等基本问题,又启发性地提供了他们惯用的一些符号,供学员参考和发展适合自己特点的笔记体系。如"!"表示"but","□"表示"a country","√"表示"agree","⊙"表示"point of view, opinion"。第三阶段,学以致用,学员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笔记,又通过优化了的笔记系统提高翻译质量。老师和中方的访问学者配合采用英-中-英或中-英-中的三角训练方式,通过原文和译文之译文的对比找出交传过程中的问题所在,进而提出建设性意见,行之有效。第四阶段,阐释了同传和交传的联系与区别,即交传是同传的基础,同传是交传在特殊场合下的应用。学员轮流进同传箱练习,老师们随后进行评论纠错,提出指导性建议,如记忆力较好的学员可以落后于讲者一句话左右再进行翻译,以便对语序做出必要调整,使译出的目标语言更符合其本身的习惯表达方式;而延时记忆力较弱的学员可采取紧跟发言人的办法,做到主要内容无遗漏;是不是要适当地作些笔记因人而异。培训期间,欧盟还提供了数次现场到会实习和听会上同传的机会,均使学员受益匪浅。
当然在实践中,一名受过训练的同传译员要较为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还需提前作好相关材料的熟悉和准备,以便实现口译过程中的快速反应。举例来说,联合国各组织机构会议和其它区域性组织会议如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亚欧会议(ASEM)东盟和中日韩领导会晤(10 plus 3 Summit),包括在日内瓦举行的中国入世工作组会议(Working Party Meeting on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都有专门的词汇和术语,象MIGA-Multilateral Investment Guarantee Agency(多边投资担保机构),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经合组织)。又如TILF---Trade and Investment Liberalization and Facilitation(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EMM---Economic Ministers' Meeting(经济部长会议),Vision Group(展望小组),NTMs---Non-tariff Measures(非关税措施)等。只有对这些先期做到心中有数,上场才能泰然自若,游刃有余。如果为一些专业性较强可能涉及石油 电子商务风险投资铁路通讯等专门领域的研讨会作同传,就更得事先热身,熟记行话。我99年在欧盟总部培训同传过后,被翻译总司派往芬兰为中国-欧盟人权研讨会作同传,在准备过程中我注意到"Minority"在这种语境下应译作"少数人"而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少数民族。再举几个例子如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新股上市)DNS---Domain Name Server(域名服务器)等。
同传的难度虽然相对较大,但使用的场合较为单一,因此只要受过训练,有大量练习的基础,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尽量忠实地反映发言人的情绪,就能在口译过程中比较准确地传递演讲者的信息。 |
原文地址:http://www.tingroom.com/listen/essay/16740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