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音语调的魔力和重要性(在线收听

   作家冰心正在路上走着,听见路边的喇叭正播放她的一篇作品。听着听着,就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冰心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文章经过播音员读出来,竟变得如此感人!文章经过播音员的朗诵加工,得到了升华,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这里是播音员的动人的语音语调的魔力起了作用。冰心激动不已,决心要找到这位播音员,好好地跟她谈一谈,好好地向她学习。经过多番努力,冰心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两人一见如故,很快就成了莫逆之交。

  说起语音语调,我就不禁想起我的一位大学老师。他说的是一口标准的灵格风贵族式英语,对语调研究得很深。他说的英语很有味道,而且他的话也很有内涵。听他的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有一天,他给我们讲语调,在黑板上写了大大的:‘Come in. ‘让我们上去划出尽可能多的语调曲线,并说出各种语调的背景。同学们热情很高,纷纷抢上去发言,并划出各种语调曲线。可是划出了六条曲线之后就没人上去了。因为大家再也想不出还有什么别的语调了。这时老师就来帮大家分析:那六种语调实际上才是五种,里边有两种是重复的。老师又在黑板上划出了八种曲线,并一一加以解释。这时我们才如大梦初醒。语调里竟有这么大的学问,一个小学生都会的‘Come in.‘读起来竟然有这么多的变化!从此以后,我们再也不敢小瞧英语的语音语调了。
  我教学生时,我对学生的语音语调十分重视,让他们背课文时是先检查语音语调,如果背得一字不错,但是语音语调错了,我也算他错。有一次,有个学生背诵时字字正确,但语调错了。我说他错了。他不服气。我就说:’这句话是主人公在生气时说的,而你平平淡淡的读出来。如果让你来当电影导演,你的演员这样背台词,你能让他通过吗?’他才没话说了。
  图片和文字的不同大家都很清楚,但讲出来的话和文字的不同就有很多人没注意到。语音语调里含有很多感情成分,情绪成分,有时还有很多非常微妙的东西,都是用文字很难以表达的。所以对语音语调是万万不可掉以轻心的。要认真揣摩里边细微的变化,掌握语音语调的真谛。
  学英语的很多朋友只注意单词,不注意语音语调,用中国的语音语调来听英语,结果很多单词老是听不出来。他们就埋怨录音不好。其实这是因为英语的语调和汉语的语调的不同所致。英语的语调像一条丝带,或是一段歌曲,词词相连,轻的(介词,冠词,代词,连词,叹词)可以轻到几乎听不清楚,没经过训练的人有时一句只听到几个重读的词(名词,动词,副词,形容词,数词)。汉语的语调则像锯齿,字字另起音,字字清楚。因为英语读起来是像一条带子,所以就有所谓的连读,有时一连起来滴里嘟噜的,很难分辨那个音是那个词的,这在汉语是没有的。用听汉语的方法来听英语,当然听不清楚了。
  最后我还要谈一谈[新概念英语]。有一位学者在[英语世界]上发表文章说:‘[新概念英语]的录音完全可以和最经典的[灵格风英语]相媲美。‘这就是说,[新概念英语]的录音是英语录音的又一巅峰之作,是英语录音的瑰宝。全国的外语院校每年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学术交流会。参加的有老师和一些优秀的学生。有一次交流会上,一位北外的学生上台讲了他的学习体会。他的语音语调令所有的在场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的讲话一结束,就被同学们围了起来。大家纷纷问他是如何学到如此精彩的语调的。他说他是背[新概念英语]学来的。大家都不相信。要知道,能参加这个交流会的都是各校的尖子,谁没学过[新概念英语]?他是个聪明人,马上就看出来大家的想法了。他问大家是怎么背的。大家都说是先读,然后听录音并跟读,最后背下来。他笑了笑,说:‘我不是这样学的。我是先读,然后听并跟读,再把课文连同语音语调一起背下来,反复练习,直到自己认为读得和原录音差不多了,就录下音。再用两台录音机同时放原录音和我的录音。要两台录音机放出来的音听起来好像是合唱时我才罢手。‘高手是如此珍爱新概念英语的录音,而我们很多朋友对新概念英语的录音只是听几遍就放到一边去了,岂不是把这举世瑰宝给白白浪费了!希望大家也能像那位高手一样好好珍爱[新概念英语]的录音,让这块举世瑰宝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我说了这么多,就是希望朋友们学英语一定要认真的学好语音语调,才能学得快,学得好,真正把英语学到手。
  [灵格风英语]是风行世界近百年的经典英语教材,其录音语音语调都堪称世界第一。但是其语调是贵族式的,如准备到上层社会去使用,就比较合适。[新概念英语]的语调是平民式的,比较适合一般人在一般场合使用,所以近年来更受欢迎。
  你的读音和语调都不错。开始的时候或许会觉得[新概念]读得有点装腔作势,因为那是英式读法,就该如此。新概念的语音语调是现在最好的了,不要对它有任何怀疑。书法中有一句话:先要[无我],然后才能[有我]。就是说在学习之初,就要绝对无条件地照着学,不能有丝毫的自己的意见。等到学会了,才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为初时脑子里根本没有树立正确的参照物,没鉴别对和错的能力。
  原文地址:http://www.tingroom.com/listen/essay/168200.html